Ableton Live School數位音樂雜誌

View Original

歌曲架構介紹

一篇文章有所謂的起承轉合,歌曲中也有它基本架構。而以下將會先介紹基本一般流行音樂的歌曲架構,然後再比較和介紹電子音樂架構的不同之處。

Intro 前奏

前奏通常是導入主歌前的準備,許多歌曲前奏以弦律漸入的方式來做為開場,有些作曲者會用弦律去營造一個問句,然後再以主歌副歌的弦律作為前奏的應答。而在編曲則要注意部要讓前奏太長,因此磨掉聽眾的耐性。

Verse 主歌

主歌是歌曲中第一個主要的構成元素,通常在進入副歌前會重複個幾次。而在流行歌曲中,通常主歌會伴隨著歌詞一同進行,而在主歌要進入副歌之前,歌曲通常會營造一股即將進入副歌的強度來導入副歌進行時澎湃的情緒。和弦運用方面則可能會用到一級和弦或是五級和弦來導入副歌。

Chorus 副歌

副歌可以說是整首歌的高潮和重點,通常也是所謂hook出現最頻繁的地方。而通常副歌的長度並不會超過主歌的部分,通常會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這樣的重複概念。

Solo

通常Solo可以靈活運用在歌曲的任何地方,它有可能出現在副歌結束時或是歌曲的前奏,當然必須依照歌曲的情緒和架構做適當的編排。

Break or Bridge 橋段

在電子音樂中,橋段進行時可能會拿掉大鼓並另外再增加一些漸強的聲響,一個橋段可以藉由增加樂器配置或是轉調來增添它的感染力。通常橋段不會安排超過八小節。

Riser

跟橋段有些類似,但比較不同的是,很多時候會利用riser營造進入高潮前的情緒,像增添一些快速上升的琶音或效果音,它的長度通常為8或16小節。

Outro 尾奏

尾奏的功用是讓歌曲流暢平穩的結束,而有些歌曲會將整體歌曲音量用漸弱的方式結束歌曲。

電子音樂的歌曲架構

在電子音樂中,結構基本上和流行音樂是相同的,但並沒有主歌副歌這樣的稱呼,取而代之的是”main”,這邊暫時稱它為主段落 (一般人還是習慣以主歌副歌去稱呼歌曲中的段落,但基本道理是一樣的)

歌曲範例1

以這首Dubstep為例,首先有前奏的部分,重複了幾次主段落和一些橋段的安排,最後以尾奏作為結束,這首範例可以說是相當典型的電子音樂架構。

歌曲範例2

這首歌曲是電子團體Orbital(台灣翻譯衛星軌道樂團)所製作的經典之作Halcyon & on & on,這裡可以看到歌曲的組成架構上和前一首歌是差不多的,比較不同處是它的前奏較長,另外在主段落結束後,黃色區塊的B段落利用編曲安排和主段落作了區分。

基本電子音樂編曲概念參考:

● 利用橋段營造進入下一個段落的緊湊感
● 以八或十六小節做曲式架構的安排 (一小節為四拍)
● 歌曲到一半時是安排breakdown出現的較佳時機
● 歌曲的高潮在breakdown後出現或是在歌曲進行大約一半左右出
● 利用鼓組樂器的變化或是拿掉主弦律等手法來安排橋段。
● 一般歌曲長度約為3:30秒,電子音樂的長度則較不受限,要試著保持架構上的精采和緊湊。

原文出處:http://www.subaqueousmusic.com/production-articles/music-theory/86-dubstep-and-electronic-music-song-structure